3月是中國的政治月,這自然是因為“兩會”。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變大和話語權的增長,北京的“兩會”愈來愈受到外界的關注,國際社會都想從“兩會”讀出不一樣的東西,例如,政策的變化,人事的變遷,政治的風向。
然而,這些年來,“兩會”在中國民眾中,有一種被冷落的傾向,除了新聞媒體出于職業的習慣與使命,官場基于人事的布局,訪民基于冤屈的化解,以及部分對政治敏感的人士等群體外,多數民眾似乎并不關注“兩會”:“兩會”召開與“我”何干呢?
這既可以看作是一種社會的進步,但更是因為“兩會”愈來愈激不起人們的興趣。在大眾政治意識總體加強的背景下,“兩會”卻不受他們“待見”,這其中的緣由,當然是“兩會”自身出了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兩會”喪失了它宣稱的法律上的作用。
您已閱讀10%(323字),剩余90%(28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