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2月25日,嚴陣以待的美國財政部(US Treasury)宣布,將對美國大型銀行進行“壓力測試”。這一舉措意在打消市場對于財務穩健的金融機構穩定性的疑慮,并迫使實力較弱的金融機構修補自身資產負債表。
一些學者仍在質疑這一測試是否足夠嚴格。存在爭議的地方包括,現代銀行究竟需要多少資本金,以及如果出現新一輪金融危機,合理預期的資產價格跌幅將為多大。但有一件事情是明確的:壓力測試在幫助投資者重新樹立信心方面驚人地有效。
2009年2月,銀行股票價格大幅下挫,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投資者對于全球銀行業的狀況是如此緊張,以至于半數投資者對銀行股的資產配置權重低于銀行類股票市值占市場總市值的比重。
您已閱讀21%(332字),剩余79%(124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