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央視“調查報道”引發的“東莞掃黃”,在短時間內進入高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火速作出“重要批示”:東莞要對全市進行拉網式排查打擊。很快,對于央視記者撥打110舉報后無人出警的情況,派出所8人被停職。但顯然,它們很快就會成為過眼煙云,真正有價值的也許是由此引發的討論。而我更關注這一切的發生機制,忍不住猜想這是怎樣一盤大棋?
公共討論圍繞這幾個關鍵詞:央視、東莞和性服務。首先被質疑的不是東莞“技師”業者,而是央視。媒體人指責:沒有打馬賽克,蜻蜓點水獵奇式報道,而非系統呈現式報道;普通網民則質疑央視的動機:中國的黑暗面多了,干嘛盯牢性服務?
總的來說,這是一組國家級媒體平臺制播的縣市級水平的投機式報道,在中國式法理與道德的模糊地帶,成功實施了一次劫掠。正在進行的掃黃及應景性質的治官運動,連同民間社會的種種討論,即是劫掠的善后。
您已閱讀20%(373字),剩余80%(146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