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8年里,每年1月我都要選出上一年最華而不實、最新鮮的企業界廢話(口頭及書面用語兩方面),向其頒發大獎。此前我的評選方法一直奉行專制主義:所有決定都由我一人作出。今年,為了向規模龐大、日益成熟的廢話市場致意,我也玩了把民主,招募了FT的讀者和同事與我一起來當評審。但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立即放棄絕對權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會遷就各位評審伙伴們,可當他們選擇錯誤時,我會推翻他們的決定,從而確保2013年度“金廢話獎”(Golden Flannel Awards)的所有獲獎者都是絕對出類拔萃、完全原創的廢話王。
第一個獎項是“最委婉炒魷魚用語”(Best euphemism for firing people)。去年被炒掉的人不少,雇主們的解雇說辭也比往年更富創意,說得就好像不是在炒人魷魚似的。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匯豐銀行(HSBC)所說的“逝去”(demised)了一些經理,還有路透社(Reuters)的促使員工“從公司過渡出去”(transitioned out of the company),還有企業則表示“解除了”(disestablished甚至是“完成”(completed)了某些職位。
應大伙要求,我要把該項大獎頒發給匯豐銀行。憑借“逝去”一詞,該公司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他們發明的委婉用語,讓這件事聽著比本身還要刺耳。聽上去不僅僅是解雇員工——而是將他們滅絕。
您已閱讀27%(591字),剩余73%(161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