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最煩惱的事情是,日本經濟相對于中國經濟是在走下坡路。這就是為什么他會推出旨在重振日本經濟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安倍經濟學能夠取得成功嗎?答案是肯定的,不過,只是部分肯定。結束通縮應該是有可能的。經濟增長大幅提速卻不太可能。
安倍經濟學由“三支箭”組成。第一支箭是旨在消除通縮的貨幣政策。第二支箭是靈活的財政政策,目的是在短期內支撐日本經濟、在長期內確保財政穩定。第三支箭是旨在擴大投資和提高趨勢增長的結構性改革。
在這三支箭中,第一支最有可能命中目標。今年1月,日本央行(BoJ)出臺了明確的通脹目標,即消費價格通脹要達到2%。不過,這一新政策是在外部人士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被任命為日本央行行長后才得以出臺的。在黑田的領導下,日本央行宣布了雄心勃勃的“量化加質化寬松”(QQE)計劃,目的是盡早(時間范圍為兩年左右)實現通脹目標。日本央行承諾,未來兩年會將日本國債的持有規模擴大一倍,并將它們的平均到期期限延長一倍以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克里斯蒂娜?羅默(Christina Romer)贊揚此舉是一種“制度的改變”,可與美國在1933年4月放棄金本位的決定相媲美。羅默曾任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US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
您已閱讀27%(608字),剩余73%(16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