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喜歡引用一則中國古諺“韜光養晦”,意思是隱藏中國的實力,直到時機成熟時才亮出來。在那之前,首要任務是提高收入,并且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如今,中國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寶座,很有可能在向頭號經濟體的目標邁進。領導人習近平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明顯意在重拾中國往昔的榮耀。假裝出來的謙遜似乎已成為過去時。
自2008年以來,人們明顯注意到,中國越來越自視為一個值得尊敬乃至順從的國家。雷曼兄弟(Lehman)的危機,動搖了中國對市場資本主義的總體信心,更讓中國懷疑美國不是絕對正確的。最近,中國往前邁進一步,開始對外企高管、外國家領導人和記者發揮更大的影響。用美國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中美關系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的話來說,中國政府開動了“引力機器”(gravity machine),對與它打交道的人施加更強的作用力。包括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總編溫以樂(Matthew Winkler)在內,許多人都感受到了這種力量。
您已閱讀29%(472字),剩余71%(114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