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研究政策的知識分子智商還比不上街頭的普通人。在數十年擔心通脹太高之后,部分自詡理智的政策評論家如今正在擔心通脹太低。然而,恐怕英國消費者不太可能會抱怨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才”上漲2.2%,并且幾乎從來沒有低到官方2%的目標。
最近之所以會出現一種恐慌情緒,起因是歐元區年通脹率降至0.7%,或者說“潛在”通脹率為0.8%。作為一種提高歐元區實際產出的手段,歐洲央行(ECB)突然調降官方短期利率是十分合理的——實際上這一政策推出得有點晚了,因為歐元區實際產出已下跌或停滯了兩年以上。然而,這一舉措對歐元區通脹率產生的任何上行影響,都只會帶來成本,而不是收益。
假如美聯儲(Fed)認為美國經濟依然十分疲軟的話,繼續推行“量化寬松”的理由也是十分充分的,但絕不能是因為在1.5%和2%之間徘徊的通脹率從任何意義上來說“太低”。
您已閱讀22%(368字),剩余78%(134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