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三維打印機可以打印出食物,形態完好的茄子在遙遠國度的電腦化溫室里成噸成噸地生長出來。遺傳學給我們帶來了綠色革命和豐盛的雜交谷物。噴氣機時代給我們帶來了全年可以吃到的藤蔓上成熟的番茄,盡管味道或許不怎樣。互聯網催生了一批擁有復雜物流中心的在線商戶,它們會有條不紊地將食物捆綁、打包并遞送至我們的廚房。
盡管糧食產業取得了如此大的進步,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重要事實卻是,我們大體上仍需要用土地來種植玉米和牧牛。這就是為什么在2007-08年糧價危機之后,既窺探到這種脆弱性又窺探到機遇的各國政府和企業在世界各地大舉購買農地。
隨之而來且還在繼續的“搶地”現象,成為斯特凡諾?利貝蒂(Stefano Liberti)的著作《搶地》(Land Grabbing)的主題。這本書2011年首次出版時是用意大利文撰寫的,最近譯成了英文。該書圍繞著一次關于我們食物鏈的歡快全球之旅展開,從“整個非洲最前衛的工業化農場(位于埃塞俄比亞的大裂谷(Rift Valley)地區)”,到拉美的“大豆聯合共和國”,再到癡迷于乙醇的美國農業州愛荷華州。在整個旅途中,我們看到了土地所有者、流離失所的當地人以及一名年輕的芝加哥交易員——此人在小麥等基礎大宗商品創下日內高點之際告訴利貝蒂稱,自己知道哪里可以真正賺到錢。
您已閱讀33%(554字),剩余67%(11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