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中國領導人承諾推行根本性的經濟改革。有人甚至將這次會議與1978年舉行的歷史性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相提并論;在那次會議上,鄧小平啟動了市場化改革,為之后35年的超凡增長奠定了基礎。
那么,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的中共領導層是否已經兌現了它的大膽承諾?樂觀者們抓住了三中全會公報中的一個詞——中共承諾今后讓市場在中國經濟的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這些樂觀者愿意相信:中國確實正在進入一個經濟自由化的新時代。
若對這個詞進行大膽解讀,這確實有可能帶來一系列深遠的改革。如果市場力量在整個中國經濟體系中得到釋放,那么人們便可以想象:中國的價格和利率將會實現自由化,人民幣最終可以完全兌換,中國國有企業(yè)的角色也將受到大幅度的限制。
您已閱讀42%(325字),剩余58%(45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