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很高知名度的LV品牌在中國市場境況每況愈下。自去年開始,LVMH集團的發展就已舉步維艱,盡管LV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但是收效甚微。其中一項措施提到了在中國去logo化,實際上這是為了迎合現階段中國消費觀念的變遷。中國消費市場中日益壯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已經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股星星之火能否形成燎原之勢,值得期待。
近日,LVMH集團發布了2013財年的三季度財報,其整體增速不甚理想,占集團利潤50%的LV業績不佳成為“罪魁禍首”。LV是在中國市場為數不多的幾個錄得強勁增長的高端品牌之一,因其搶眼的品牌產品而在華擁有眾多“粉絲”。但是近年, LV品牌價值不斷下滑,中國高端消費者和普通消費者紛紛離LV而去。
造成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LV假貨在中國泛濫,已經做到了銷售渠道的全覆蓋,如果一個高端品牌的假貨在市場中無處不在,很容易遭到高端消費者的拋棄,同時普通消費者也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高仿貨品;二是,在很多網店中已經涌現了不少中國自主品牌,包括女裝、皮包等,這些產品都有自己的設計師,融合了最新的時尚元素,采取定制、預售模式,通過微博、微信作為拓寬銷售的渠道,再加上中國第一夫人的時裝效應,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款式、用料比較認可,同時其相比于大品牌仿品也定價合理,因此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三是,中國反腐風暴殃及奢侈品牌,“強迫”奢侈品品牌由炫目的標識轉向低調奢華。
您已閱讀48%(595字),剩余52%(64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