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小販夏俊峰9月25日被執行死刑,在微博和微信群中激起軒然大波。我的一個朋友在其微信中就用激烈的語言說,“今天他們殺死了天下蒼生,也泯滅了對底層民眾的最后一點悲憫,他們殺死了自春秋先賢以來確立的所有良知,是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天!”這很能代表多數公眾對夏俊峰之死的看法。
對夏案人們有各種解讀。然而,從民間的反響來看,夏之死無疑引爆了公眾,不僅僅是底層民眾,對政府和司法部門的怨氣,隨著夏的被“斬立決”,政府和司法部門的公信力也隨即在民眾心里轟然坍塌。夏案從沈陽中院一審判決到現在,拖了兩年多,人們一直在等待最高院在死刑復核時能夠否決“死刑”,因為人們從內心認定,夏刺殺兩城管,是在特定情景下的反抗行為,因此,希冀最高院能夠考慮這種特殊情況,回應公眾不判死刑的要求。但現在,愿望落空。
最高法的意見是,“夏俊峰罪行特別嚴重,不足以從輕處罰。”。從法律角度來說,最高法的說法或許有一定道理,但這種解釋顯然與公眾對夏案的認知差距太大。這其中揭示了多種不相信,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法律、不相信專家,夏之死實則再次揭開了中國的公權力與公眾之間緊張關系的傷疤。
您已閱讀21%(472字),剩余79%(175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