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德國因為其在經濟上的成功而受到其他國家的羨慕。德國是歐洲大陸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財政預算也接近平衡。德國還是歐洲制造業大國,其經常賬戶盈余可與中國媲美。但在9月舉行聯邦大選之前,德國出現了一些自滿的跡象:制造業有喪失優勢之虞,各大政黨卻都沒有在競選綱領中觸及其中原因。
德國制造業的成功是好運氣和昔日經濟改革附帶作用的罕見結合。德國一直極大地受益于其在資本商品、豪華汽車以及化學品方面的歷史優勢,這些方面正好與迅速增長的新興市場的需求相匹配。另外,德國前總理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Schr?der)領導的政府在本世紀初實施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對工資構成很大抑制作用,提高了德國制造業的價格競爭力。最后,德國的成功也得益于雇主與員工之間的合作。法國制造業經理會帶著無比羨慕的眼光,看著德國制造業經理輕易地要求員工在工作時間方面保持靈活性,以滿足客戶需求并提供快速的售后服務。
這些成功背后的因素現在正面臨壓力。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力求實現經濟再平衡,試圖將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轉變為消費驅動的增長模式。在歐洲,投資仍顯疲弱。所有這些都導致德國商品的海外需求下滑。
您已閱讀30%(498字),剩余70%(117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