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日本“大家來參拜靖國神社”超黨派議員聯盟102名成員和另外3名國會議員參拜了靖國神社,其中包括安倍內閣兩名閣僚。另有約100名國會議員由秘書等代為參拜。此舉再次挑動中韓兩國神經,引發強烈抗議。
靖國神社為何成為影響中日、韓日關系的重大問題?這個問題能否化解?欲求化解問題的路徑,首先須追溯問題產生的根源。
1869年,明治天皇為了祭祀在戊辰戰爭中陣亡的3500多名官兵,敕令建立了《東京招魂社》。1879年,東京招魂社取義中國古籍《左氏春秋》第六卷僖公二十三年秋“吾以靖國也”一句,改名靖國神社。“靖國”意為“鎮護國家,使國家永保安定”。之后,日本對外戰爭中陣亡的軍人、軍屬和準軍屬,均被合祀于此。現靖國神社共合祀2,466,532亡靈,其名字記于靈璽奉安殿內的靈璽簿,其中包括14名“二戰”甲級戰犯和1000多名乙級和丙級戰犯。
您已閱讀13%(371字),剩余87%(24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