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推出了游戲中心和移動支付系統,另一家公司以用戶數的意外上升來回擊。拳臺的一角是騰訊(Tencent)的智能手機通信應用“微信”(WeChat),另一角是新浪(Sina)的微博服務“新浪微博”(Weibo)。令人欣慰的是,這兩家中國互聯網公司剛剛發布的財報都顯示,其在利用自身社交網絡拳頭產品賺錢方面取得了進展。
今年,兩家公司都得到了投資者的力捧。騰訊的股票是恒生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優異的,今年股價累計上漲了近50%。新浪的股票遠算不上是納斯達克(Nasdaq)市場中表現最優異的,但即便是在本周公布財報之前,其股價也已累計上漲近60%。兩家公司都剛剛宣布銷售額實現增長,其中廣告收入飆升——而花在吸引新用戶上的營銷成本也有所升高。兩家公司的盈利均不及預期,但投資的依據在于盈利的前景。新浪目前的股價約相當于2013年預期盈利的90倍(Facebook是45倍),騰訊則是30多倍。不過,如果相對于巴克萊(Barclays)給出的2015年預期盈利數字,投資者可以瞇起眼睛說,這兩家公司的預期市盈率都只有19倍。哎呦。
問題是要靠譜地解析展望這一前景。銷售額的表現有喜有憂,而新項目能否成功人們還不得而知。而且,一些未經檢驗的季節性新趨勢還未被納入考量,例如騰訊將游戲銷售額增長放緩歸咎于學校考試。不同平臺所使用的衡量標準也不同。微信擁有2.36億月活躍用戶(Twitter為2億多),新浪微博擁有5400萬日活躍用戶,但后者不提供月度數據。另外,還要考慮市場上已經存在的興奮情緒。分析師(這群人是出了名的樂觀)給出的平均目標價格一直難以跟上這兩支股票的實際上漲。有大量的預期和估計其實已然反映在這兩支股票的價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