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適應時代變化的速度,快于政界人士調整政策的速度。氣候變化也不例外,北極地區突然迸發的大量活動可以證明這一點。大片海冰融化,使一年里有很長時間可以通航。這不僅開辟了新的航道,還使資源開采成為可能;而就在幾年前,世界的這一角還被視為條件過于惡劣。
“永盛”輪是第一艘試圖取道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從中國東北的大連航行至荷蘭鹿特丹的中國貨輪;這條北極航線有很長一段沿著俄羅斯的北方海岸。今夏只是這條航線投入商用的第五季,但其增長堪稱爆炸性。2009年和2010年,只有少量油輪使用這條航線;2011年和2012年,有36至48艘船舶經過。今年迄今,俄羅斯已批準近400艘船舶通行。
這條航線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與經過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的航線相比,它把港口城市鹿特丹與日本橫濱之間的航行距離縮短40%。“永盛”輪此次航行需要35天,而走南線將需要48天。這種省時將有利于歐洲(仍占世界經濟逾四分之一)與亞洲(制造業發達,中產階層正在崛起)之間的貿易。當然,這不會只產生贏家:它可能推遲將生產遷回歐洲的回流趨勢,至少對大件商品而言。
您已閱讀47%(484字),剩余53%(53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