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不久前,人們還認為全球窮人需要的是慷慨的援助,無論這些援助是來自政府、大型慈善組織,還是來自小型社區團體。如今,窮人不再僅僅被視為被動的援助接受者,他們還被視為一個愿意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新客戶類別——前提是這些產品得到正確的包裝和定價。
生于印度的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企業戰略學教授CK?普拉哈拉德(CK Prahalad),在生前曾極為積極地宣傳過面向窮人銷售產品有利可圖且有助于扶貧的革命性理念。
普拉哈拉德在其2006年的著作《窮人的商機》(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一書中主張,把全球日生活費用不到2.50美元的40億人當作潛在的消費者,并開發服務于這些人需求的商業模式,是“解決貧困問題的關鍵”。
您已閱讀38%(349字),剩余62%(57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