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作者在天則20周年慶典活動的發言,經天則所授權刊發,以饗讀者。
非常高興看到天則研究所已經20周年了!這20周年對中國社會的貢獻很顯著。同時我們也看到20年里,很多方面尤其是思想領域、思想內容發生了很大又積極的變化,但也有很多方面變的越來越差。剛才盛洪教授講到十周年的時候,那時候慶祝活動面對的局面比現在還好一些,受到的限制比今天還少,十年來的環境反倒變差了。這也讓我想到楊小凱說的后發劣勢,因為中國經歷的這些變化,從某一種意義上越來越印證他關于后發劣勢的判斷:由于中國是后發展的國家,經濟通過快速模仿也能莫名其妙地成功,不僅僅在我們還沒來得及把原因搞清楚時經濟就已成功了,反而讓許多人以為所有的經濟成就是現有體制造成的,所以就出現了現在看到的,經濟成功后政治體制不僅沒有朝著制約政府權力的方向進行改革,反而在相當程度上走回頭路,去用治標但不治本的老辦法解決表面問題,又把大家折騰一番。真是印證了后發劣勢。
這使我想起我剛剛在清華辦的量化歷史講習班,第一位歷史學家說“世界歷史蠻簡單,人類歷史幾千年里只發生了一件事,其他都不重要,這件事就是1780年左右的工業革命。所以,人類歷史上只有工業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業革命之后的世界,其他細節都不重要、大同小異”。
您已閱讀26%(535字),剩余74%(15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