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北京方面宣布最新的“微刺激”之際,人們也應當搞清楚一點:中國經濟增長距離觸底還很遠。未來幾年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速將放緩至遠低于目前所預期的6%至7%的水平。盡管多數分析師相信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放緩肯定會引發社會不安定,但他們也許正在關注錯誤的數字。
簡單的邏輯顯示,中國若想一方面推動經濟再平衡、減少對出口以及由債務助推的投資的過度依賴(這種過度依賴是危險的),另一方面保持當前的GDP增速,是近乎不可能的。想一想“再平衡”對中國意味著什么吧。目前家庭消費占GDP的35%,這一比例之低令人震驚,它僅略高于全球平均值的一半。
若要策動一場再平衡、使消費的占比在未來10年提高至50%(那仍將意味著中國是世界上消費占比最低的大型經濟體),年度消費增幅就必須比GDP增幅高出近4個百分點。因此,6%或7%的GDP年均增幅意味著,中國必須在10年期間達到近10%至11%的年均消費增幅,才能實現有意義的再平衡。
您已閱讀25%(410字),剩余75%(121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