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7月19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管制,中國的利率市場化無疑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社會輿論幾乎呈現出“一邊倒”的叫好聲,普遍認為這將促使商業銀行投放更多的信貸資源給民營中小企業,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對此,筆者在客觀評估的基礎上認為,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管制的短期影響較為有限,更多的是彰顯了央行的改革決心和“先易后難”的務實策略,真正觸及“改革靈魂”的存款利率市場化仍需多方著力,穩步推進,要盡量避免一蹴而就和出現政策反復。
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短期影響較為有限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利率新政”方案,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其中,除了房貸利率浮動區間不做調整外,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票據貼現利率管制和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2.3倍上限,全部貸款利率水平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在去年兩次“非對稱降息”擴大利率浮動區間的改革成果之上,央行選擇取消貸款利率管制作為推進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充分顯示了決策層推動金融改革的決心和意志。
您已閱讀15%(445字),剩余85%(24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