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興市場的理由似乎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新興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期,城市化進程也在快速推進。新興市場的年輕人渴望能像西方人一樣消費。新興市場國家的財政狀況通常較為穩健,沒有臃腫的福利制度或依賴這種制度的文化。因此,活躍于新興市場的企業應該有能力快速提高利潤和股息,它們的股價也應該反映出這一點。
但現實卻往往不按此發展。美聯儲(Fed)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在5月底時表示,如果美國經濟形勢持續好轉,美聯儲可能于今年晚些時候縮減債券購買計劃規模;受此影響,新興市場遭遇一輪嚴重拋售。衡量較發達的發展中經濟體股市表現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今年迄今已下跌近10%。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雖然英國經濟增長勢頭疲軟,但富時綜合指數(FTSE All-Share)今年迄今已上漲12.6%。
解釋新興市場最近遭遇的拋售非常容易。財富管理公司Rathbone的首席投資官簡?西德納姆(Jane Sydenham)表示:“當美聯儲談論抽出流動性時,美國投資者便會從其他市場撤回自己的資金。”數據提供商EPFR Global的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19日的一周里,世界各地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共流出資金34億美元,債券基金共流出資金26億美元。
您已閱讀19%(553字),剩余81%(234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