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點三分之一是謠言”是謠言——聽上去是不是很像繞口令?
對那些將微博視作中國輿論精神家園、視作對抗防備公權力的最后陣地的人們來說,北京晚報前天以頭版頭條刊出的《微博熱點三分之一是謠言》無疑是巨大的感情傷害。再加上有一些賬號本就以傳播謠言為謀取名利的捷徑,如此論斷實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須加以反擊。
也怪北京晚報確實不嚴謹。數據源自《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由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天上午在北京聯合發布。對人民網、新華網這樣的官辦媒體來說,將標題落在“微博‘國家隊’異軍突起,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齊發力,在微博輿論場嘗試主導‘微話語權’”也算是順理成章。不過,商業門戶顯然更看中以下表述:“2012年,網絡謠言的傳播是特別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去年1月至今年1月的100件微博熱點輿情案例中,出現謠言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3月,因‘薄王’事件引發的‘軍車進京、北京出事’謠言使得注冊用戶數均超過5億的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關閉評論功能3天,另有16家網站被查處。12月,邪教組織‘全能神’借助‘末日謠言’蠱惑人心、牟取私利,共計有分布在16省的1300余人被公安機關查處。無論是經久不衰的災難謠言,還是波詭云譎的政治謠言,都在2012年有了一次‘狂歡式’的爆發……如果把傳統謠言界定為與謠言主體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少數人出于特定惡意動機而制造與傳播的虛假信息,那么,當代中國社會的謠言更應該被界定為‘新謠言’。‘新謠言’的參與者往往與謠言的主體并無利益糾葛,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虛假的,而且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網絡謠言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娛樂謠言(17.3%)。其次是社會治安謠言,一共有108個,占全年謠言的16.1%,其中,一半(51.9%)的治安謠言涉及命案,將近四成(38.0%)涉及未成年人(尤其是兒童)被拐、失蹤、綁架或不正常死亡,兩成多(20.3%)涉及器官被盜,另有一成多(12.0%)涉及群體性事件……‘兒童+失蹤死亡+器官被盜’的謠言在中國的大小城鄉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