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中國銀行間拆息不斷狂飆,反映中國銀行間市場持續鬧錢荒。對此,一方面中國央行堅持不做逆回購注資,收縮流動性,強迫金融機構去杠桿;另一方面,市場降息、降準之呼吁聲四起。到底最終誰能如愿?恐怕市場希望將會落空。
近期錢荒愈演愈烈:一是,短期銀行間拆借利率飆升逾200基點,使得一月期及以下貸款利率達到創紀錄的近8%;二是,自端午假期后,中國股市接連下挫,其中重要且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面緊張;三是,6月以來流動性緊張引發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上漲,特別是3個月以下的短期限產品上漲幅度較大;四是,隨著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速下滑容忍度的提升,它對收緊流動性產生的短期副作用的承受力也在不斷增強。
中國央行仍然堅持收緊流動性,可能有以下幾點考慮:首先,管理層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在當前水平站穩是大概率事件,既然要去產能化,宏觀政策就不會輕易釋放寬松信號。這和前段時間央行釋放出的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基調一致。
您已閱讀45%(394字),剩余55%(48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