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話題比黃金更能讓投資討論呈現兩極分化之勢。正因為如此,金價近期的暴跌才把兩個對各自觀點深信不疑的陣營之間的辯論推向白熱化:一個陣營認為,黃金估價過高、且缺乏收益和資本升值屬性;另一個陣營則認為,其他人再次認識到黃金的獨特職能只是個時間問題,因為黃金可用來對沖幾乎任何可能沖擊多元化投資組合的經濟困境。
這場辯論雖然有趣,卻沒能突顯出當前事態的潛在重要性。金價近期的波動體現了其他領域也已出現的一個動態。更重要的是,它支撐著西方市場化系統一種逐漸擴大的現象,這些系統在非常長的一段時間里,一直基于不反映實際的定價運作。
我們對人們普遍講述的關于黃金的故事并不陌生。在一個日益動蕩的生態系統中,在一個有越來越多央行極力吹大自身資產負債表的世界中,投資者爭相購買黃金,將其作為對沖可辨識風險(通脹)、應對巨大不確定性(包括之前無法想象的對經濟系統的破壞)引起的不安情緒的一種工具。
您已閱讀24%(389字),剩余76%(122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