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引發連番抗議游行的安寧煉油項目,云南信息報目前只能停留在通知《市民有話@昆明市長》的地步;不過,在廣州,一脈相承的南方都市報尚有余勇,可以把對本地政府信息公開的追問展示在頭版頭條。
是新華社在作后盾。這篇同得今晨人民日報、廣州日報刊發的電稿,開門見山:“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常抽檢發現部分單位的食品不合格,其中米及米制品被檢出重金屬鎘超標、食用油被檢出致癌物質黃曲霉素B1超標、熟肉制品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等,但是卻沒有依法向社會公布不合格產品的品牌、生產單位及銷售單位,有關食品的危害性也只字不提。關系老百姓食品安全的信息本該讓全社會知悉并加以利用,但如今卻成了有關政府部門‘不能說的秘密’。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為何‘躲貓貓’?”
被南方都市報摘錄的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涉嫌違法處共有三點:“首先,信息選擇性公布有違法律宗旨。除米及米制品外,目前還有熟肉制品、食用油等6類不合格產品的品牌等信息未公布……其次,不合格食品危害無說明……第三,故意隱瞞食品安全信息涉嫌危害公共安全”。
您已閱讀14%(443字),剩余86%(273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