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結束長達20年的經濟停滯,日本央行出乎意料地宣布將實施休克療法。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 在兩年時間內將注入1.4萬億美元資金,貨幣基礎在明年底前將翻倍至2.9萬億美元。日本央行這一激進的破釜沉舟的做法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震蕩, 受其影響,4日美國股市強勁上漲,抵消了美國就業數據低于預期的利空影響。
日本在遭遇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海嘯和核泄漏的復合型災難打擊后,兩年來,經濟復蘇步履艱難。產業競爭力已不敵歐美和韓國公司,家電、半導體、芯片等過去的優勢領域如今不斷被蠶食,與蘋果和三星的產品不斷形成全球性熱賣潮流相比,日本公司近年的熱銷產品泛善可陳。地震中,日本人的冷靜和有秩序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外國人大批撤離而在海外日本人大批回國,他們為支持災后重建拋售海外資產而購買日元,因此大地震后的日元一度強勁升值,結果日本央行不得已求助七國集團聯手干預市場,來緩解日元升值的壓力。
日本的官方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加上民間的外匯儲備高達8萬億美元,而日本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的1/8。大地震對其汽車、家電等產業鏈造成了巨大沖擊,經濟損失相當于外匯儲備的總量。換了任何一個國家,遭此厄運后也會必然出現貨幣貶值、經濟衰退的結局。實際上,在短暫的升值后,日本央行大舉出鈔,支持日本企業的災后重建和經濟復蘇,而日本政府債務已達到GDP的220%,金融市場對天量的政府債已越來越難以消化吸納,日元小幅升值導致的利率上升都可能導致其財政的破產,因而日本央行必須不斷地通過買進國債來維持低利率,從而最終達到讓日元貶值的結果。相對于美聯儲三輪實施量化寬松的過程,考慮到日本經濟規模,日本央行此次的“休克療法”與美國的多輪“量化寬松”在規模上不分伯仲,并且遺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