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素有言語囂張的傳統。近幾周來,平壤方面又在叫嚷著要發動核攻擊。這種武力恫嚇是該國的慣用手段,目的通常是迫使美國政界優先處理其訴求。區別在于,這次的鼓聲更急、也更持久。這加大了一種風險:朝鮮、韓國或兩方各自的盟友可能對局勢做出誤判,釀成致命后果。
幾個互不關聯的事件正在加劇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韓朝兩國現在都由新一代領導層掌權。正常情況下,這可能為開拓新對話渠道帶來契機。但也存在一種危險:新領導人為了向國內觀眾展示力量,可能中斷對話。金正恩(Kim Jong-eun)接替其父金正日(Kim Jong-il)擔任朝鮮國家領導人僅一年多時間。在一個發展軍事優先于喂飽民眾的國家,金正恩需要證明的東西還有許多。在韓國,新當選的總統樸槿惠(Park Geun-hye)已授權軍方對朝鮮可能發起的挑釁予以回擊,不必顧慮政治后果。如果說朝鮮的攻擊在過去從未導致全面戰爭,那部分也是因為,盡管韓國軍方渴望回擊,但韓國政府過去一直表現出克制。
其次,朝鮮發出越來越刺耳的叫囂聲,是在美韓在朝鮮半島周邊舉行年度聯合軍演的背景之下。在這種情況下,意外摩擦著實有可能引發地區重大沖突。聯合軍演是美國保障韓國國家安全的必要手段。但在黃海某些海域,這種軍演可能演變為危險的帶有“邊緣政策”特征的行動。這種可能性應該避免。
您已閱讀60%(548字),剩余40%(35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