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在3月30日上海召開的“城鎮化國際化論壇”上表示,城鎮化不能再走政府主導的老路。他認為,城鎮化本身是一個充滿變量的進程,政府和專家都沒有能力提前熟悉演變過程中的變量,也因此,之前城鎮化進程中政府主導的模式不能再被延續,否則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會把很多的資源布錯地方。
本次城鎮化國際論壇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與世界經濟論壇共同舉辦,以下是經論壇組織方授權,編輯適當編輯整理的周其仁教授演講內容。
中國的城市化、城鎮化到目前為止主要的特征是政府主導,這種政府主導的模式是歷史形成的,大概分兩個階段:第一,政府抑制城市化的發展,主要是當時比較窮,有點錢搞工業覺得是對的,搞城市是浪費,沒理解城市和工業之間有一個重要的互動關系。第二,改革開放以后,從抑制城市化的政府主導政策轉向推進、鼓勵、承認城鎮化的發展。這個轉變重要,從數據看,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從80年代早期的不到19%到如今的51、52%。
您已閱讀16%(422字),剩余84%(227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