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香港政府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可謂是香港人今后一年個人經濟走向趨勢的晴雨表。是如2003年政府財政赤字當頭,只能交更多的差餉和稅賦幫助政府共度難關,還是一如既往地享受各種減稅退稅的政策優惠,優惠幅度又有多少,這些都與港人的生活素質息息相關。
2月27日,香港政府公布了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由于2012/13年度政府的財政盈余達到649億港元,表現高于預期。加之今后四年(2014-17)香港的平均通脹率預估會維持在3.5%的低水平。傾向減稅,增免稅額,回應中產和基層市民的訴求,依舊成為了今年的主題。
針對中產階層,一向視中產價值為社會支柱的香港政府自然不敢輕易懈怠,預算案提出了一系列一次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一次性撥款45億港元向全港住戶提供每戶1800元的電費補貼;寬減2012/13年度75%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讓153萬名納稅人會受惠;寬免2013/14年度商業登記費(2000元),讓120萬名經營中小企業的企業主受惠;同時又推出兩項免稅額的調整,包括把個人進修開支扣除額的上限由現時6萬元提高至8萬元;把基本及額外子女免稅額由現時6.3萬元提高至7萬元。調整后,2013/14年度初生嬰兒在出生年度的免稅額將為14萬元。
您已閱讀24%(523字),剩余76%(16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