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一輪新型城鎮化,必須直面城市如何合理布局的問題。對于中國未來的城市發展究竟是以大城市為主還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鎮為主,目前存在較大的爭議。從當前各種要素分析來看,要實現中國城市的健康布局,未來中國城鎮化的主平臺將是特大城市群。
中國的城鎮化是有其特殊規律的。一個是政治規律,那就是以行政級別主導;一個是經濟規律,以規模效應為主導。
行政級別為主導的政治規律體現為,行政級別對當前中國城市發展至關重要。在中國的658個城市、尤其在地級市以上的城市中,發展水平、公共服務質量、人口規模與城市級別直接相關。如北京、上海、重慶、天津的發展水平整體高過以濟南、大連為代表的副省級城市;這些副省級城市又普遍高過以鄭州、長沙、南昌為代表的省會城市;長沙等省會城市,又高于以邵陽、衡陽、岳陽為代表的地級城市;邵陽這些地級市又普遍高于縣級城市武岡市;武岡市肯定又高于所管轄的一些建制鎮。出現這種規律和局面,是因為中國的城市行政級別決定了資源分配權力的大小。北京作為首都云集了大量的中央部委,中央部委掌握了資源分配的巨大權力,最終讓北京人口收入、產業級別、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等的公共服務水平都明顯高過其他城市。
您已閱讀21%(496字),剩余79%(182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