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參加前俄國皇家芭蕾舞團的一個附屬樂團的慈善演出晚會,當我正離開晚宴主席在曼哈頓東上城區的豪宅,有個客人追上我問:“你是日本人嗎?”看到我一語不發,他又緊追著問“你是哪(個國家)來的?”
真沒見過世面!我心里想-——這關你嘛事,雖然我深以中國人為傲,嘴里卻塘塞: “我打哪來的并不重要。”
你如果以為我不巧碰到了一個土包子,你就錯了!我在紐約社交場合最常碰到的開場白就是“你打哪兒來的?”從某種角度而言,紐約是美國最有國際化及大都會神氣的城市(連許多倫敦人都對我說,紐約比倫敦更有世界熔爐的風味)。根據統計,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紐約市人在外國出生。我就搞不懂為啥這些衣冠楚楚的上流社會紳士淑女,好像找不到更好的臺詞,偏偏一張口便要問你一個拉開人之間距離的問題?當你專注在一個人的出生地時,隱約地暗示著這個人并“不屬于”此時此地, 凸顯了他“外地人”的身份。
您已閱讀17%(376字),剩余83%(189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