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期間的風俗畫作品,它以長卷的形式,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畫面: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五百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只二十多艘,城市中的房屋、橋梁、城樓等極具宋代建筑特色。觀看這幅畫卷的細節,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中國。如果你有時間翻閱其他同類藝術品,還能穿越到更多古代時空,觀察到類似的古代城市文明痕跡。
清明上河圖顯示,古代的某些區域適合發展城市,如在交通便利的河流沿岸,通過貿易和商品市場聚集人氣,由此逐漸吸引人口遷移來此聚居,從而形成城市。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在古代,城市是商品生產和交易的中心,在近現代,隨著產業的發展,城市還是金融等要素的中心。
一、城市化的原罪
您已閱讀5%(324字),剩余95%(574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