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變了。在巴克萊(Barclays),你不會感覺太舒坦,老實說,你作為我們的同事,我們也不會覺得太舒坦?!边@是上月巴克萊新任首席執行官安東尼?詹金斯(Antony Jenkins)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所說的。他表達的意思很明確:如果不喜歡我們的價值觀,你就可以走人了。
若要改革巴克萊的文化,這是個強有力的開始。但這家銀行的近期歷史表明,在公開宣布了價值觀之后,關鍵在于,如何維系這些價值觀。即使這家銀行擁有看上去頗為嚴格的行為準則,但還是有員工操縱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也有員工向客戶銷售利率掉期合約和不必要的支付保險。這份行為準則中一個關鍵段落說:“我們的機構是建立在信任和榮譽的傳統價值觀上的,不論過去還是未來,我們的成功不但取決于我們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也取決于我們提供它們的方式。我們希望巴克萊的每一名員工以及代表我們的其他人員,能夠始終依據高的行業和道德標準來規范自己的行為?!?/p>
這一行為準則聲明由擔任首席執行官到2010年的韋駿賢(John Varley)簽署,并由他的繼任者強化。2011年末,鮑勃?戴蒙德(Bob Diamond)在一次廣播講話中提到:“文化很難定義,實行起來更難。但對我來說,文化就是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人們的行為如何?!?/p>
您已閱讀34%(534字),剩余66%(10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