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可能正在風行,但這僅僅是更深層問題的癥狀而已。世界正在回歸經濟民族主義。在2009年倫敦20國集團(G20)峰會上,各國似乎學會了如何齊心協力,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金融問題,但這只是曇花一現。這一夢想已經蕩然無存。由于經濟增長長期停滯不前,針對已經根深蒂固的國際性問題,各國政治領導人日益各行其是,尋求國家化的解決方案。
這種舉措并不出人意料。政客們首先要對自己的選民——以及國內媒體負責,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在美好的往昔,全球化似乎可以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這時是不存在矛盾的:我們的領導人既能夠支持全球化架構,同時還能在國內因實現經濟繁榮贏得一片喝彩?,F在一切都不可同日而語。盡管全球化無疑使大量中國人和印度人擺脫貧困,使西方富人更加富裕,但數百萬背負沉重債務、收入數年沒有增長的西方人沒有獲得一絲慰藉。
這并不是說,各國正在刻意加強貿易保護主義的力度,而是支持全球化的啦啦隊長們躲了起來。他們無法再輕易地宣稱,全球化的力量給所有人帶來了好處。然而,由于這些啦啦隊長缺席,奉行經濟民族主義的誘惑越來越強。
您已閱讀25%(455字),剩余75%(133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