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府上臺之后,實施了新一輪宏觀經濟刺激政策。除擴張性財政政策外,在安倍政府的壓力下,日本央行宣布實施新的量化寬松政策。筆者認為,日本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目標如下:一是通過壓低日元匯率來提振出口增長;二是通過保持較低的國債收益率來繼續為龐大的財政赤字融資;三是通過提高通貨膨脹率來刺激居民消費與企業投資。
對這一輪量化寬松政策能否取得預期目標,筆者并不樂觀。首先,日本央行長期實施零利率與量化寬松政策,都沒能把日本經濟拖出通貨緊縮的泥潭,這說明日本經濟的問題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量化寬松政策很難應對結構性問題,因此安倍新政未必能夠有效提升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其次,如果安倍新政真的提高了通貨膨脹率,那么日本國債市場可能出現新問題。通脹率的提升將會降低日本國債的真實收益率,從而可能壓低日本國債的需求,這會造成新發國債收益率上升以及存量國債市場價值下降,一方面增加日本政府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造成商業銀行與居民部門的財富損失。
不過,日本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確可能壓低日元匯率,并會進一步加劇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過剩,這會通過貿易與金融渠道對中國經濟產生一系列不利沖擊。
您已閱讀23%(485字),剩余77%(16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