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關于比如“熱靈敏、熱保持、熱傳導”這樣的話題還算得上是時尚界的新聞——比如在紐約時裝技術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下簡稱FIT)的博物館里正舉辦一場以此為主題的展覽——而事實上,時尚與科技兩者從兩個多世紀之前就已經結緣。
以漸變色印花、發光面料以及自熱內襯聞名的紐約設計師張安驊(Angel Chang)說:“時尚的動力來自新鮮的創意,時尚的繁榮源自創新。因此,時尚與科技,是齊頭并進的。縫紉機和人造染料的發明催生了19世紀晚期時裝業的誕生。”
FIT博物館的這次展覽,展出了從FIT的檔案資料中挑選的100件展品,集中體現了科技是以何種方式對時裝產生影響。涉及內容既包括水洗面料、塑料拉鏈的發明,也展現了設計師們,諸如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以及侯賽因?卡拉揚(Hussein Chalayan)等人對科技極富創造力,甚至是革新性的運用。
您已閱讀23%(467字),剩余77%(158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