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金融危機已經消退,但經濟危機正在惡化。幾乎每天都會聽到有關信貸緊縮加劇以及就業人數、消費、產出和企業信心下降的新聞。又一個歐洲國家的政府誤判了緊縮的可預見影響。10年來幾乎沒有增長的意大利經濟,深陷一場漫長而深度的衰退。
與歐元區南部邊緣的其他國家一樣,意大利面臨著三個選擇。一,留在歐元區,獨自承擔全盤調整的負擔。這里說的全盤調整,既有單位勞動力成本和通脹等方面的經濟調整,也有財政調整。二,留在歐元區,條件是債權國和債務國共同進行調整。三,離開歐元區。歷屆意大利政府還嘗試了第四種選擇——留在歐元區,關注短期的財政調整,然后等待。
我們可以通過經濟史得知這種措施的結果——第四種選擇最終將讓我們回到第一、第二或第三種選擇。我最青睞的是第二種:將對稱調整列為留在歐元區的條件。但意大利總理馬里奧?蒙蒂(Mario Monti)沒有勇敢地面對安吉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他沒有告訴德國總理,意大利留在歐元區不得不取決于幾件事:成立像樣的銀行業聯盟,使其具備完整的清算和存款保險功能;發行歐元區債券;以及德國政府實行更為擴張主義的經濟政策。上周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西班牙首相馬里亞諾?拉霍伊(Mariano Rajoy)也呼吁進行對稱調整——同樣太晚了,因為德國已經開始規劃2014年的緊縮預算??紤]到所有已經作出的政治決策,對稱調整的余地正在慢慢縮小。
您已閱讀36%(592字),剩余64%(106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