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最新一輪上漲,背后邏輯不是經濟數據的改善(因經濟已經在10月企穩),也不是貨幣政策的刺激(貨幣政策的基調是穩),唯一的解釋是政策預期的改善,也就是對未來的信心改善。
高層換屆之后,出現了很多新氣象。這些新氣象映射到資本市場,使投資人看到未來制度變革的希望,如果這種新氣象能夠延續下去,從點狀的事件性變革到全面的制度變革,投資人的信心會逐步恢復,從而帶來流動性,市場估值也就會相應提高。
目前看,本輪反彈還有望延續一段時間,原因在于,樂觀預期的證偽需要時間。新的領導核心在工作作風、工作導向、工作方式上確實做出了變化,在媒體渲染下,改革預期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且改革預期在短時間內很難證偽。其次,股市成交量在回升,滬市成交金額從此前的300億-400億元升至千億元水平,在新股發行暫停的背景下,如此量級的交易量可以支撐行情深化。其三是政策預期,財政方面的擴赤字和貨幣政策的寬松都可能在一季度兌現,擴赤字意味著投資增速回升,貨幣政策寬松意味著估值水平還可以進一步改善。還有一個原因,是大類資產配置可能發生階段性變化:基于對信用風險和影子銀行監管趨嚴的擔憂,目前10年國債和信用債的估值水平吸引力出現階段性下降,可能導致部分資金進入股市。
您已閱讀33%(517字),剩余67%(10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