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是筆者很喜歡的一位學者。他1981年的關于股市過度波動的論文,以及1984年的關于社會心理與資產價格的論文,都是我在課堂上經常引用和討論的。文中想法都很有意思,或許現在看來已經沒有那么出奇,但是在將近30年以前提出這樣的想法,顯示了他確實是個思考問題,有獨到見解的人。
所以當我得知他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有個講座時,就一早趕過去了。早上堵車,我一般不喜歡趕場,但是覺得有趣的事情,還是不會在乎這點成本的。不是嗎?人們對于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總會擠出時間、克服困難的。
結果卻很失望。席勒教授演講的題目叫做“金融與美好社會”(finance and the good society)。題目很有意思,基本的思想就是金融創新會幫助解決問題,構建一個更美好的社會。這個想法本身當然沒有錯。倘若一個本科生說金融創新和金融發展幫助了經濟與社會進步,并且提出一些哪怕是非常粗燥的想法,作為教授都是應該要去鼓勵的。并且,如果可能的話,幫助他去整理、深化。
您已閱讀19%(448字),剩余81%(187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