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領先世界的韓國造船集團正加大拓展新業務,以抵御造船業25年來最嚴重的衰退。
由于集裝箱船和干散貨船需求下降,韓國許多小型造船廠及其中國競爭對手紛紛倒閉。然而,控制著全球40%市場的世界三大造船廠——韓國現代重工集團(Hyundai Heavy Industries)、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和大宇造船和船舶工程公司(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相對來說情況還不錯,因為它們有從與石油和天然氣相關的船舶訂單中獲得的收入,這些訂單比較不容易受到市場景氣情況的影響。
由于供給過剩,今年前9個月全球船舶訂單減少了53%。但韓國造船公司的情況要好于其中國和日本的競爭對手,因為韓國的造船公司仍在不斷贏得一些石油鉆探船、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和離岸石油生產平臺的訂單,這些訂單利潤率較高。船舶經紀商Clarkson的數據顯示,韓國贏得了價值189億美元的新訂單,而中國和日本所獲新訂單的總金額分別為102億美元和28億美元。
您已閱讀29%(452字),剩余71%(111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