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看中某款高端產品,店里沒有現貨,必須預訂,然后等上長短不一的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這被認為是典型的傳統訂制方式,不僅店家十分樂于采用,也為許多高端客戶所認可。不過,在去年與今年銷售增長放緩的壓力下,排隊等候的高端客戶也碰到了新的問題,有些買家面對著突然消失的排隊長龍甚至覺得排隊制度本來就是選擇性地供貨,帶有不公平的色彩和玩貓膩的空間。
其實,排隊等候確實是會遭遇到一些技術性的不公平,比如地區的差別——買家集中在某國或者某地區,而廠家或者商家在安排物流方面并不以此為依據,而是采用一些約定俗成的傳統安排發貨,這樣造成的后果便是某些地方排隊等候時間很長,某些地方排隊等候時間很短。不少中國買家在國內的多家專賣店里排隊等候買不到心儀的款式,干脆到歐洲的日內瓦、倫敦與巴黎去排隊。相對來說,這些都是鐘表的傳統市場,廠家在物流方面容易優先滿足其需求,當然相對等候時間會短一點。
對于一些喜歡排隊買緊俏稀缺款式的中國買家來說,看見等候的隊伍長,總覺得這是物以稀為貴,雖然也不時地抱怨,但并不反感。然而,去年下半年以來,不少手表專賣店的排隊等候長度明顯縮水,讓那些原本以為自己還要等上一些時間的人們吃驚不小。在過了最初的歡喜階段后,有人發出質疑——有幾個買家退訂當然是不可避免的,而數十個人退訂就難免讓人生疑,何況中國的訂單被退后,在東京與新加坡原本被告知要等上多半年的東西也紛紛到貨,由此甚至產生出自己被品牌專賣店集體忽悠的感覺。
您已閱讀53%(614字),剩余47%(55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