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家寶擔任中國總理期間,他一直試圖建立“人民的總理”的形象。每逢災難發生,“溫爺爺”總是第一個趕到現場的人,展現出中國共產黨更加溫情、更加體察民情的一面。正是他不遺余力地疾呼要讓中國經濟變得更公平、更平衡,并大力宣揚民主改革的好處。這為他贏得了“人民的總理”的美譽。
正因如此,《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一篇文中的指控——即溫家寶的家人在他擔任總理期間聚積了大筆財富——才變成如此沉重的一擊。有人擔心,溫家寶可能是一場詆毀陰謀的受害者,而這場陰謀或許是薄熙來的親信策劃的(薄熙來為前重慶市委書記,被控濫用職權)。溫家寶名譽受損,似乎可以看作中國改革進程遭受的一大挫折。在擔任總理的10年間,雖然他一直大力倡導改革,卻顯然未能取得進展。人們回首這10年,或許會覺得,關于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承諾,僅僅是空洞的口號,背后掩蓋的是一個事實:現行體制已淪為上層“自肥”的工具。
溫家聘請的律師采取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舉措,即否認這些在中國國內媒體上無法報道的指控。香港媒體援引這些律師的話說:“《紐約時報》報道的所謂溫家寶家人的‘隱秘財產’,是不存在的。”在中國大陸,審查機關屏蔽了《紐約時報》的中英文網站。如果溫家寶認為《紐約時報》的確在誹謗,他應該起訴這家報紙。但屏蔽其網站,卻讓這個有著巨大權力抱負的國家處境尷尬。中國應立即放棄這種做法。
您已閱讀50%(579字),剩余50%(57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