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經濟學對于家庭生活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經濟也曾有管理家庭事務之意;不過相關優質分析在中文領域仍屬稀缺,尤其是和傳統息息相關的“人情往來”。本次FT中文網邀請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CHFS)甘犁教授結合該中心相關數據,剖析中國“人情來往”現狀與利弊,透視中國不同階層人情消費的復雜動機。
甘犁教授以及CHFS長期關注中國家庭金融資產的調查與研究,此前FT中文網曾刊登相關專題探討爭鳴(鏈接)。2012年12月CHFS相關報告數據將向學術界和社會免費公開,FT中文網也會繼續關注后續動態,敬請讀者留意。
古人有云:“來而不往非禮也。”人情往來本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促進交流、加深社會凝聚力的手段。然而,這初衷本善的禮尚往來卻日益畸化為龐大的“人情債”,人情支出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大負擔。
您已閱讀12%(348字),剩余88%(246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