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家“出事”有了最新案例。遠望谷這家在中小板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因為董事長徐玉鎖被采取“強制措施”,傳聞可能與今年7月查處的鐵道部運輸局車輛部副主任劉瑞揚案件有關,處于風口浪尖。
中國民營企業家有兩宗原罪:上世紀80年代,主要是贖買國有資產的過程中切割不清;從90年代中后期,則是通過受賄行賄獲得國企的大筆訂單。
賄金有時是大筆訂單的“租金”,雖然今天遠望谷是中國物聯網行業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寡頭企業,但寡頭地位并非朝夕可成,在90年代初創業之時,幾家企業技術大同小異,此時誰能獲得大額訂單,誰贏利能大幅增長,誰能上市,誰就能成為行業中的巨鱷。不行賄做不大,行賄之后度日如年,難道是中國民企的阿喀琉斯之踵?
您已閱讀13%(307字),剩余87%(209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