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漢語寫作的中國作家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十二年前的事情了,一樁好事被官方刻意噤聲,以巨著《靈山》《一個人的圣經》蜚聲世界文壇的高行健,在自己的祖國被決絕地幽閉了。在中國官媒上,諾貝爾文學獎獎項也在2000年戛然而止。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出人意料地發給了中國作家莫言,官方在神圣而嚴肅的“新聞聯播”里及時插播,并表達了自己堅定的立場:這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強調“國籍”,是要表示作家的政治屬性。莫言的作品放射著山東民間文化奇詭的光澤,以怪誕和充沛的想象力敘寫傳奇故事,張揚肆意的人性,有鬼才作家之譽。略知莫言生平的人知道,莫言不僅僅是部隊作家,還是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黨員。
如果文學能與政治切割干凈,莫言或許算得是一個純小說家,頂多是一個在政治立場上有意的“沉默者”。他和學者崔衛平都不會忘記三年前的那件小事:當一位非暴力抗議者劉曉波因組織簽署“零八憲章”獲刑十一年后,崔衛平征求文化知識界意見,莫言的回答是:“不太了解情況,不想談。家里有客人,正在和他們說話。”
您已閱讀37%(438字),剩余63%(73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