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雖然因為尖閣諸島/釣魚島紛爭,一些重要的慶祝活動被迫取消,中日間種種文化、經濟交流也紛紛暫停,但我們還是能觀察到,兩國開始通過外交渠道更積極展開對話,以期讓危機“軟著陸”。
昨天,我在東京與一些日本政治家、官僚討論,從兩國內政議程看,接下來日本或該打出什么牌,以及中方可能會做出的反應。我的看法是,中方目前正在等待日方的牌,中國政府也不容易,它強烈批評日本,可能受迫于國內巨大的民意壓力;此刻日本應該更主動一些,提出緩解問題、解決關系的方案。我認為,中方始終沒有關閉談判的窗口。我還能感覺到,與2005年時上一輪中國國內反日浪潮時相比,日中關系、交流的“體力”其實是在鞏固的。
我認為,雖然中日關系面臨困難,但假如困境能夠為兩國帶來碰撞和對話的機會,這將有利于兩國公民和社會的長遠發展。同時,我感覺到美國方面也在認真地觀望兩國如何處理這場危機,這或將影響美國未來對東亞的外交政策。
您已閱讀15%(411字),剩余85%(237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