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你拿不準該如何理解印尼時,兩份報告一起出爐(就像公交車那樣)。然而,這個“中國-印度-印尼鐵三角”(Chindonesia)中“更令人放松”的國家并非投資勝地。
為了把亞洲各個相互迥異的市場融合在一個更簡潔的表述中,人們做出了許多嘗試,“中國-印度-印尼鐵三角”這個詞的發明便是其中之一。這個想法的吸引人之處在于,作為亞洲第五大經濟體,印尼將跟隨中國和印度的腳步,利用廉價勞動力吸引投資,然后讓本國中產階層發展壯大,也就是說,成為一個絕佳的投資目的地。印尼去年經濟增長率超過6%,印尼的評級也上升至投資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合組織(OECD)本周對印尼給出了相應的打分,在鼓勵其再接再厲的同時,也指出該國還需要努力。然而,匯豐(HSBC)估計,今年亞洲除日本以外地區獲得的260億美元凈股票投資流入中,只有不到10億美元流入了印尼。如果印尼真的如此炙手可熱,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投資機會較少是原因之一。印尼股市前20大股票中,流通股市值平均只占五分之二,其中4只股票流通股只占不到四分之一。治理情況也是個問題:印尼在里昂證券(CLSA)對亞洲市場的調查中排名墊底,在立法、執法和監管環境方面評分只達到第一名(新加坡)的一半水平。另外,經合組織數據顯示,印尼增值型增長有近五分之二實際上是由中小規模企業取得的,其中一半都來自極小型企業。
您已閱讀72%(576字),剩余28%(22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