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釣魚島問題,全國反日情緒高漲,論者已經在談中日經濟戰。筆者對釣魚島問題沒有深入的研究,只大約知道它是中國傳統領土,但二戰后被列強歸給日本,所以雙方都認為是自己的領土,因而引起糾紛。打經濟戰通常是兩敗俱傷,但為了經濟以外的目的,未必不應該打。本文不談應不應該打的問題,只談如果中日要打經濟戰,中方應該怎樣打才有利,或能夠以比較小的損失,使對方損失巨大。
從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投資與財富管理編輯馮濤(或其“從業于金融機構債券研究的朋友”,可詳見中日經濟戰兩敗俱傷)到臺灣的名嘴陳文茜,近日(9月17-18日)都提出,可以“增加對日本國債的投資,大量購買日元,這將導致日本…國債市場必將崩潰。這就像向日本國債里扔了一個通脹炸彈。”
筆者認為,購買日元與日本國債,雖然會使日元升值而不利于日本的出口,但對日本,尤其是中長期而言,是利大于弊的,而對中國是弊大于利的,是打經濟戰的錯誤戰術。正確的方法是相反的賣日本國債,以及不買日本貨,停止到日本旅游等。
您已閱讀30%(423字),剩余70%(96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