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大橋坍塌,三死五傷,經濟損失巨大;陜西延安特大公路交通事故,36人死亡;甘肅隴南市客貨車相撞,五死九傷……一場場慘禍讓人應接不暇,淋漓的鮮血背后是公眾的困惑與迷茫——中國是不是進入了交通事故多發期?能不能找到什么辦法來改變交通事故頻發的現實?
事故的集中爆發也許具有偶然性,但背后的大趨勢是顯而易見的,根據統計,中國的交通事故頻率和萬車死亡率居于世界前列。一些事故,如哈爾濱的大橋坍塌,背后也許確實有腐敗、權力尋租的陰影,但撇開這些因素不談,中國作為一個欠發達的轉型國家的現實、中國社會和經濟結構的巨大變遷、中國有限的資源和技術水平,決定了它會和當年那些處于發展期的西方國家一樣,必然處于一個事故多發的歷史階段。
城市化和全球化也許讓問題變得更嚴重: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的天性,農村人從電視中看到城市人的出行方式,城市人從電視中看到西方人的出行方式,理所當然會產生效仿心理,例如,隨著收入的提高,農村人也希望而且有能力乘坐臥鋪客車出行,但基礎設施狀況、合格司機數量和公眾的交通規則遵守程度等方面的欠缺,決定了其中必然隱藏著安全隱患。
您已閱讀16%(465字),剩余84%(237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