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筆者曾在FT中文網《沈時度勢》專欄中撰(《新一輪四萬億或不可避免》),
,引發了不少探討與諸多爭議。贊成者認為,經濟增長是調結構的基礎,在當前經濟下滑超出預期之下,刺激政策無疑應該繼續加碼。而質疑聲認為,早前的四萬億刺激是其后兩年高房價、高通脹、地方政府投資平臺風險等諸多問題的根源,當前切不能繼續推出刺激政策,以免重蹈覆轍。
實際上,筆者認為,穩增長與調結構不應是非此即彼的關系,總結上一輪四萬億刺激的負面效應,明確和發揮財政政策的反周期功能,打破銀行的隱性財政功能,用減稅和發行調結構特別國債的方法,既可以穩增長,又可以調結構,才是應對當前中國經濟困局最理想方式。
您已閱讀14%(284字),剩余86%(174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