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日本野田內閣決定近期中斷與韓國政府的所有對話,與此同時,中國不少地方政府也暫停了與日方的交流活動。釣魚島、獨島等無人居住的島礁成為近期東北安全的焦點,從更長時段而言,石原慎太郎4月16日在美國的“購島論”就像亞馬遜森林的蝴蝶一樣,引起了東北亞海域的狂風巨浪。在一個脆弱平衡的系統中,政客個人的狡黠往往成為引發系統性失衡或者崩潰的導火線。
石原慎太郎在訪美期間放下重磅炸彈,稱東京都政府將會購買釣魚島,此言一出便引發中日政府與媒體的批評與討論。在當時看來,石原的“購島論”更多的是一場政治秀,雖然已近耄耋之年,但是石原政治野心不小,“買島論”是為組建新黨鋪路。現在看來,人們低估了石原慎太郎的能量,“買島論”就像亞馬遜森林的蝴蝶一樣,扇動了幾下翅膀,意外引起了連鎖反應,并在短時間內積聚了巨大的能量,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沖決了國家內外的界線,改變了東北亞安全系統。
石原的購島論首先在日本政壇掀起了一個關于釣魚島未來地位的爭論,同時實現了一次國內政治動員,通過設立購島基金賬戶,引起日本國民對釣魚島的關注。石原是東京都地方政府的長官,卻通過“貍貓換太子”的手法,將釣魚島這一外交議題置換為日本國內土地交易問題,進而介入中日外交領域。石原是地方民選官員,但是其政治資歷非常老,在日本政壇影響舉足輕重,其子石原伸晃是自民黨的總干事長,通過釣魚島這一議題,石原向執政的民主黨施加壓力,釣魚島問題成為日本政黨斗爭的話題。正是通過在民間以及議會兩個層面,石原成功地將釣魚島問題政治化。
您已閱讀21%(639字),剩余79%(238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